top of page
形象照_都蘭國1.jpeg

都蘭生態博物館

形象照_都蘭國1.jpeg

都蘭部落托育協力站、遊戲屋

大家好,我是許春菊老師。歡迎大家來到都蘭部落。今天由我來跟大家介紹都蘭部落托育協力站和課輔班。

文字稿

Q:都蘭部落托育協力站跟課輔班是什麽時候成立的?

一開始我們在110年執行計畫,先成立國小課輔班。運作了一個學年後,我們的表現算是台東縣課後扶植班的前段。

那一年的全國優等裡,台東縣佔了四個名額,我們是其中之一。110年後,我們的課輔班慢慢有起色。托育協力站的部分,是在成立課輔班後的一年,有一位金字塔幼兒教育研究學會的理事長,同時是台東大學幼教系的教授,透過他幫忙轉介與介紹,將我們引介給金字塔幼兒教育研究學會。在110年2月時,我們慢慢溝通,開始執行托育協力站。6月時,我們完成空間設置,開始嘗試營運。

Q:成立的用意為何?

部落托育協力站成立的用意是為了完善部落的照顧服務機制。它的條件有幾項,第一是為部落節省成本,再來是引用有教育現場經驗的人,例如:退休教職人員、進行部落服務的大學生、族語老師。透過金字塔學會的協助,我們認為這個發想不錯,小孩從部落托育協力站進入課輔班時也不會有斷層。從孩童的角度來看,他們從幼稚園慢慢成長,到國小後進入不同階段。因此托育協力站和課輔班有存在的必要。

Q:為什麽老師在退休之後還會想要跳出來做這件事情?

我只在兩個學校服務過,一個是都蘭國小,一個是寧埔國小。以我熟悉教學課程的經驗,我應該可以在部落裡教育孩子。設立課輔班也是為了我們原住民的孩子。在設立課輔班之前,我自己已經成立安親班十幾年了,裡面幾乎八成都是平地孩子,只有兩成是原住民孩子。通常家長將孩子送來這邊,是希望有地方可以幫忙臨時照顧孩子,他們不會要求孩子的學習程度,在這個觀念之下,孩子的自我要求也不高。

第一年設立部落托育協力站時,我們沒有什麼經費。當初衛福部提供25萬給我們,其中有約18萬運用在建築空間和設備上。其中還差36~40萬,是協會補足的,因此我們很感謝協會的支持。

課輔班方面,我有能力運作的話,就不會去求助別人。它提供的課程很廣,我一個人無法做到。因此我們必須做社區連結。像我們運用週六時間,去上樹皮布課程。其他還有部落文化課程、品格教育課程。目前我們也會將「都蘭星空」納入明年度課程。另外,小朋友至少會在課輔班學習一種樂器,像去年有烏克麗麗和小提琴課程,小朋友用這些樂器演奏部落歌謠。他們也不一定只有演奏部落歌謠,它還可以再學習更多歌曲,培養藝術內涵。

課輔班成立後,家長可以很放心外出工作,我們也是在幫忙家長照顧孩子,變相支持了部落的家庭經濟,讓這些家庭可以健全運作。當初也有「部落共育」的想法,家長也覺得課輔班對他們的家庭幫助很大。托育協力站也是一樣的用意。像今年一月,孩子開始學小提琴,孩子在教室裡表演給家長看。家長看到孩子才學習半年,就能演奏母親節歌曲,很多家長感動地掉下眼淚。孩子透過歌曲表達對媽媽的愛,觸動到家長的內心。

我們有時候也會玩疊骨牌的遊戲,孩子和老師都很高興。曾經也有一個孩子的情緒控管沒那麼好,他打了一個年紀比較小的孩子。當下我們來不及阻止。那個孩子被禁足一年,後來他回到課輔班時,其他孩子問說:「老師,那個哥哥可以進來了嗎?他想要進來。」我說「好,沒有關係,你就讓他進來。」原本被打的那位弟弟回去和他媽媽說:「媽媽你知道嗎? 我和他現在是朋友了。」他媽媽說:「你跟他在一起,你不會害怕嗎?」弟弟說:「我們現在已經是朋友了。」因此我們不會放掉任何一個孩子,即使他曾經使用暴力打其他幼小的孩子,但過了半年後,我們也在想,是不是應該要讓他回來課輔班了。幸好最後他自己主動回來了。

形象照_都蘭國1.jpeg

相關影音

bottom of page